舰船选择直接影响前期资源采集效率与战斗能力。新手应优先获取FG300系列护卫舰或KCCPV2.0轻型巡洋舰,这两类舰船建造成本低且功能全面,FG300装甲型适合作为前排防御单位,侦察型则能快速探索星系;KCCPV2.0则兼具攻城与防空能力,通过签署未央条约即可获得。初始资源应集中用于生产5-6艘工程船,建议金属与晶体采集船按1:2比例配置,确保基础资源供应稳定。
开局阶段需明确战斗舰船与工程船的指挥值分配逻辑。工程船独立占用指挥值且优先级高于战斗单位,建议初期保持8-10艘小型工程船持续采集,剩余指挥值分配给3-4艘FG300护卫舰组成基础防御编队。雷利亚特级驱逐舰是前期过渡的优秀选择,其对中型舰船的针对性打击能力可持续使用至中期。舰船技术点分配遵循装甲型优先护甲、侦察型强化动力原则,FG300装甲型建议点满护甲与能量抗性,721通用型则需提升仓储容量。
资源采集策略直接影响舰船生产节奏。初级工程船需优先升级采集加速与仓库强化技术模块,中级工程船解锁后立即替换低级单位。计划圈布置应避免重叠,每个资源点仅能容纳一艘己方工程船,但允许与盟友共享矿点。金属矿采集量需达到晶体矿的1.5倍以上,才能满足基地升级与舰船生产的双重需求,建议在星系地图标记3-4级矿区为后续搬迁做准备。
舰船蓝图获取与技术强化需同步进行。新手任务奖励的斗牛级护卫舰具备优秀的前期作战能力,其能量武器可无视护甲造成真实伤害。每日必购的未央理财计划能稳定获得技术值,优先用于强化主力舰船的武器冷却与暴击率。注意舰船技术点不可跨型号通用,给刺水母护卫舰加点的技术值不能用于FG300系列,这种设定要求玩家必须集中资源培养核心舰种。
当基地达到4级时可生产AC721通用型驱逐舰,其搭载的导弹阵列与鱼雷发射管能有效对抗巡洋舰级别目标。加入活跃同盟后,可通过对接点获取高级舰船支援,但需保持5-6艘ST59级装甲舰作为前排防御单元。舰船改装方面,优先解锁脉冲炮型等质变性子型号,谷神星支援型的治疗模块在中期团战中仍具有战略价值。
整个发展过程中需保持舰队功能的平衡性。避免过度追求战列舰等高级单位导致资源链断裂,护卫舰与驱逐舰混编的驱护队在操作得当时可抗衡高级舰船。侦察舰定期更新星系情报,根据敌方舰队配置调整舰船克制关系,能量武器针对装甲单位,实弹武器则应对护盾型目标。最终形成包含防御、输出、治疗、侦察的完整舰队体系,为开拓新星系奠定基础。